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猪角膜代替人角膜”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 2023-06-21 07:05:36 来源:青岛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新型角膜供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猪角膜代替人角膜”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角膜病是我国第二大致盲性眼病。目前,我国约有400万等待角膜移植的患者,但每年仅有1万人捐献眼角膜,供体材料远远不够。因此,通过科研手段解决角膜供体的问题,成为快速解决我国眼角膜供应匮乏的有效路径。此次,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牵头的“新型角膜供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项目历经15年多名专家接力攻关,包括研发全球首个新型生物角膜产品、创新国内首个人工角膜材料和制造关键技术、发明活性羊膜保存技术、创建保留眼球仅取角膜的原位捐献技术体系、发明生物眼结膜和角膜内皮再生技术等五项系列成果,所有科研成果的初心只有一个——让更多的盲人可以重见光明。

目前,利用动物角膜,尤其是猪角膜,是解决角膜供体的最佳方案。山东第一眼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告诉记者:“猪和人类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且猪的数量庞大,是最为适合替代人角膜的动物。但猪的角膜和人体仍存在异种排斥,猪和人的角膜透明度也不一样,即使移植成功,术后视力也较差,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如何把猪角膜中与人类角膜不一样的抗原和细胞剔除干净就成为关键。项目组提出基于教体渗透压平衡的脱细胞新理论,发明脱细胞保护液,首创脉冲高静压技术,将脱细胞时间从3天缩短到2个小时,解决了透明性和异种排斥难题。此外,团队发明人工前房结合飞秒激光技术,解决术后视力差的难题。这是全球首个新型生物角膜产品,目前已获得国家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临床两年多来,已在200多家医院使用,让1万余例患者恢复光明。

事实上,即使人类角膜供体充足,10%-15%的角膜盲患者依然会因免疫排斥等原因无法通过人的角膜移植恢复光明,所以人工材料合成角膜是终末角膜盲患者复明的唯一手段。史伟云介绍,“我们创新了人工角膜材料和制造关键技术,用高分子材料和钛合金做成了人工角膜。”据悉,该产品4项主要指标超过美国产品,已使近100例盲人复明,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终末期角膜盲不再是“绝症”。

此外,史伟云团队还创建了角膜原位捐献技术体系,不需要把捐献者的眼球摘掉后再取下眼角膜,让捐献者的遗容不再被破坏,让爱心捐赠更容易被接受。该技术推动角膜捐献量从200枚/年增加到5800枚/年,缓解了我国角膜供体匮乏难题,创造了角膜原位捐献的中国模式。记者了解到,此前摘取后的眼角膜必须在24小时内植入患者眼中,否则容易造成眼角膜的污染和浪费。项目组发明的离体角膜活性保存液,让摘取后的眼角膜可以保存14天,让更多的患者受益。(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标签:

推荐阅读

“猪角膜代替人角膜”让更多人重见光明

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新型角膜供体材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

【世界快播报】大“显”身手!青岛提升“中国显示”亮度

凯文·凯利有一个论断:人们已经变成屏幕人,屏幕改变了所有的事情,屏

惠民生、暖民心 青岛市首笔跨机构“带押过户”业务成功落地

青岛日报社 观海新闻讯近日,市民李女士将一套尚未结清工商银行贷款的

今日夏至|收藏美好!60秒打卡夏日心动瞬间

您的浏览器暂时无法播放此视频。

青岛端午假期天气如何?主打一个高温晴晒,内陆部分地区有35℃以上高温天气 前沿资讯

今天起一直到整个端午假期都是好天气持续相伴不过,这个端午假期岛城气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项目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专利